智慧校园项目
服务范围
1、
智慧校园
2、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3、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4、
智慧校园云平台
5、
智慧校园信息系统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上川路西北侧雄宝楼404

业务经理:汪波

手机:139-2845-0625

微信:139-2845-0625

电话:0755-26922118

传真:0755-26922118

邮箱:fullchina@vip.188.com

Q Q:349-201-4369

行业新闻
如何从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

7月18日,“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年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大附中开幕,论坛以“创建面向个性化学习和生涯发展教育的智慧校园”为主题,举行包括资深专家报告、区域案例分享、学校组织方式变革和创新课程特色分享、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方式变革专题研讨、前沿信息化专项培训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主办,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智慧学习及生涯发展教育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大会以学术报告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面向中小学一线的高校前沿研究与基层多领域实践的多元交流平台,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教育信息化融合进程已经迈入互联网学习发展阶段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大环境之下,通过善用教育信息化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完全有希望的。”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在接受大会的会前专访时表示,在面向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推动信息技术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特点来开发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开展协同作战,发动国家、社会的全部力量协同开发一些通用模块,以开展优质的、深度的模块式教学,推动常态化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玉顺副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及其进一步发展关键问题”的报告,从教育信息化面向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脉络出发,呈现互联网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进程的影响。报告指出,互联网学习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需要,即从支持“教”到关注“学”的变化,互联网学习将对当下发展中的“互联网+”教育生态带来时代性引领。


在此基础上,李玉顺呈现了自2011年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研究以来收集的全国性优质学科课例分析结果,结果呈现出了课堂教学结构“常模”,从时间维度上看统计性平均结果为一节课的时间教师占43.16%、学生占56.84%,丰富信息技术环境下“变教为学”的实践正日益发展,课堂生态在移动智能终端支持下正向互联网学习环境延伸。


VR/AR技术渐入佳境,呼唤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课程


虚拟现实显然已成为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2016年被业界称之为VR元年。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逐步引进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进入课堂,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明全教授为本次大会作了《教育信息化与虚拟现实》的主题报告。他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V-learning教育教学模式,介绍如何实现学习内容可视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虚拟现实教育实践。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的蔡苏博士也带来了题为《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新技术旨在提升、而并不是取代学习体验”,并鼓励教师们要敢于在教学中尝试并应用新技术。


在创新课程的建设与开展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走在了创新课程建设的前列。浙江是我国新高考改革的先行地区之一,浙大附中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办学理念,围绕高中生生涯发展理论和未来的高考选拔方式,通过构建学生生涯发展体验中心、建立学科主题课堂、开发生涯发展校本课程与教材等,应对新高考变革。申屠永庆校长认为,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但管理者应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推进学校管理创新。该校生涯发展体验中心的缪仁票主任通过丰富的案例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在生涯规划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案例和视频让现场代表热泪盈眶。北京景山学校毛澄洁老师介绍了数字科学家计划,该计划基于探究式学习理念,整合各种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数码探究,比如实物探、理论探、数码探等。该计划通过构建不同模式的学科课程,促进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创出了一套创客教育的有效实践模式。


创客、测评等应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质量提升服务


“目前我国数字校园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一些地区校园软硬件设施配套已较为完备。数字校园正在逐步迈向智慧校园建设新阶段。但我们认为,智慧校园或者说智慧学习环境的建成,并不等于学生拥有了智慧学习。”浙江师范大学周跃良教授认为,学习仅仅是个体内部发生的持久“变化”,是心智模式的改变,技术可以改变或者加快“变化”过程,但是不能替代人来完成。因而,智慧学习环境的应用改变不了学习本质。但智慧学习环境发展应该努力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自适应性的学习工具,深化学习分析与诊断方法,以靶标式的诊断与预测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数据很可能体现的是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因而教师还应更多关注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变化。


在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河南洛阳四十九中孙少辉副校长还将手机通讯软件QQ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充分将QQ各种功能融入教学实践,“用鲜活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他提到“手机进课堂,最大的阻力在老师,最大的瓶颈是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倡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交互式学习。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董艳教授为本届大会作了闭幕报告,主题为“跨界行动,项目导向,创见无处不在的智慧学习”。她认为,跨界将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社会常态,而教育领域的跨界同样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跨越学科边界,通过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吸引学生们通过项目参与面对未来社会和当前生活的挑战,通过小组协作和完成项目来提升学生们的多种跨界能力。正如数字校园学术交流年会一样,遇见—分享—协同—创新,不同领域的人员要迈出转变的一步,敢于跨界。


作为创新的形式,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五个专项培训,包括创客、微课、学业测评等。K12教育网主编王珏分享了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经验;缪仁票分享了学科测评工具的编制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傅骞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娅峰两位专家共同开展了创意电子的创客专题培训,与会代表利用各种传感设备并结合米思奇编程软件实施各种电子创意设计。


近年来积极推进信息化教改的北京求实职业学校的蔡翔英副校长和牛迎莉老师参与后反馈说,创客课程让她们感到切实的快乐,意犹未尽,期待未来继续有这样的方式来切实提升教师素养。北师大附属肇庆中学胡沙老师说,这次会议专家报告多,讲得也都接中小学的“地气”,都没时间去看西湖的六月荷花呢。学术交流的兴趣超过了杭州“人间天堂”的吸引,这也许就是本届年会的魅力所在吧。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盐城市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下一篇:浅谈智慧校园创业有哪些项目